看螢幕容易頭痛、眼睛痠澀嗎?可能是「電腦視覺症候群」

電腦視覺症候群

看螢幕,容易頭痛、眼睛痠澀嗎?其實有可能是電腦視覺症候群

這些症狀包括:

▶️ 肌肉骨骼症狀,如頭痛、 頸部僵硬、背痛和肩痛。這些症狀和不良姿勢及螢幕位置有關。

▶️ 視力相關症狀,如視力模糊、假性近視、聚焦困難。這些可能和眼鏡度數、光線、螢幕本身有關。

▶️ 眼表症狀,如眼睛乾澀、異物感、灼熱感、眼睛發紅。這些跟空調、眨眼次數變少有關。

這些不舒服的症狀,長期下來容易使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響眼睛及肌肉骨骼的健康。

 

這裡提供 9 個技巧,有效預防及改善「電腦視覺症候群」症狀:

✅ 調整螢幕亮度:

螢幕亮度應隨著環境來調整。若螢幕很亮環境很暗的話,眼睛容易疲勞。可安裝自動調整亮度app,或是使用檯燈輔助。

✅ 電腦螢幕:

避免螢幕眩光,可使用防眩光螢幕或螢幕眩光過濾器擦拭電腦螢幕可減少眩光並提高清晰度。若已感受到畫面閃爍,建議更新螢幕。螢幕也可使用濾藍光裝置

✅ 坐姿端正:

坐直保持肩膀放鬆,避免讓頭頸部向前傾,眼睛與螢幕的距離維持60-100公分(手臂長)。眼睛應比電腦螢幕稍高,視線維持10-20度。良好的坐姿可避免肩頸過度緊張,進而誘發頭痛。

✅ 打造合適工作環境:

避免空調或電扇直接對著臉吹。放置螢幕的地方要避免眩光,尤其是來自燈或窗戶的眩光,可關窗、使用窗簾或百葉窗改善。

✅ 電腦專用眼鏡:

工作時可配一副降低度數的電腦專用眼鏡。可使用濾藍光眼鏡降低眼疲勞。避免長時間戴隱形眼鏡打電腦

✅ 調大字體:

若你發現看電腦需要瞇眼,或是身體向前傾時,記得把字體調大。

✅ 定時休息:

20法則(每看 20 分鐘電腦,望遠看 20 秒)可幫助眼睛重新聚焦和休息。伸展活動筋骨站起來走一走,已被證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並減少壓力引起的眼部症狀。

✅ 多眨眼:

使用螢幕時平均眨眼次數會降低,多眨眼可使眼睛的表面保持濕潤。必要時可用人工淚液

分享給更多人: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Email

相關文章